第二章 炮弹问题(上)
道短开花弹本就只占北洋水师炮弹总数的不到三成,这也就是说北洋军舰打出的大口径炮弹仅有一成能炸,这还打个屁啊!
之前李晖一直都以为这是产品质量问题,但他来到天津机器局后却很快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天津机器局的管理十分混乱,产品质量的确不敢恭维,但部分短开花弹实战中没炸响与此并无太大关系,因为那种炮弹本来就很难炸响,李晖一看就知道!
原来,后世记载里所谓的“短开花弹”其实并非全都是主要依靠装药爆炸来毁伤敌舰、杀伤人员的高爆弹,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装药量少得多但却有一定穿甲能力的穿甲爆破弹。但这款弹型发明时实用的弹底延时引信还未出现,这些炮弹的引爆不是依靠引信诱发,而是利用了穿甲过程中炮弹装药的自爆效应,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能实现炮弹穿透装甲后在舰体内部爆炸的一种设计。
至于其中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出膛时弹丸空腔内所装的松散的黑火药颗粒因为惯性在弹丸空腔尾部被压缩成极为紧实坚硬的状态,之后当弹丸撞击厚钢板时,骤然减速的巨大惯性就会使之撞击前部(也有人认为是与腔壁剧烈摩擦)而引燃起爆。
不过这种引爆机理一看就知道很不可靠,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