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崇朝其雨
不动的习惯,图书馆成为了他大学第二个落足点般。从这里他得到远比其他人更多,尤其回到了大学时代,白凯风更明白,这些古典文学的意义。后世的作家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词曲犹如过街蔬菜,任人挑选。只有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才会更懂得一首好词多么来之不易。
极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而不是依赖凭空想象,这是当今作者都缺乏的,却又是很重要乃至必须的专业要素。这是台湾词作人方文山在后世说的一句话。白凯风听到后深深的记住了。想要成为一个顶级的音乐制作人,对于歌曲的各个要素都要清晰,作词作曲起码都要懂得。
大学四年的古典文学阅读的少之又少,工作期间只能闲余时间来阅读。回到了如今,白凯风再也不愿意浪费任何一秒,开始钻进中华古典的文学世界里。诚然,白凯风作为一个音乐人,后世各种各样脍炙人口的歌曲,不论编曲或者作词,他都能记得八九不离十。但是那些只是表面,就像你看了再多的电影,对于台词和故事记得一清二楚,你拿起摄影机的那刻,你依旧拍不好。
白凯风必须让自己的素养提高,起码对得起自己的目标。做音乐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一首曲配一篇词。几个和弦就能成为骨架,拍子成为血肉。乐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