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童的优劣势
六岁的专栏漫画家!
即使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媒体人也准确地抓住了这个噱头。
至于靠不靠谱……出生证明可查,邻居朋友作证,当场创作全都不可挑剔。当年接生的医生护士都活得好好的,谁不服请起诉,看最后谁输官司掉面子。
有了美联社的推荐,除了类似《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这种严肃报纸之外,作为美联社的合作者,包括《洛杉矶时报》这种大报都提前三天宣传。
大大小小六十三家报纸,共同炒作“六岁专栏漫画家”这个概念。
六岁专栏漫画家和凯萨之名,一瞬间火遍美国。
美国曾在二战前掀起疯狂的“神童热”,包括在华夏都十分受欢迎的秀兰·邓波都是“神童热”的受益者。
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的“神童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伤仲永的美国版。
起初都是什么不满一岁能从一数到一百啊……三岁能读写拉丁文《圣经》啊……五岁能写十四行诗啊……八岁能用希腊文写散文啊……
结果呢?
就像秀兰·邓波二十二岁息影,靠影响力混迹政坛一样。美国“神童热”中的主角们没有一个在成年后,依然保持童年时期的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