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漂流着就有了答案
。
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礼治要求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安定与混乱,取决于等级秩序是否稳定。儒家的礼其实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如果有人违反了礼的规范,就会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重点在于德治主义,就是主张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一个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向善良改变,知道耻辱而没有奸邪之心。这是最根本教人为善的方法,不是法律制裁所能办到的。如果说德治强调一个教化的过程,而人治则偏重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儒家相信人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因此在德治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提高为政者、为师者的水平。儒家思想曾为封建社会服务,但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封建思想。儒家思想是没有时代约束的,在当代社会,它依旧充满勃勃生机,并且服务于全社会。
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因此他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