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节 经解
。
到了可以割草打柴的时候,就可以动用轻刑罚了。尚未开始动用刑罚时,老百姓就不敢割草打柴。所以说:禘、尝二祭的意义很重大,涉及治国的根本,不可以不知道。
明白禘、尝之义是君主的事,办好禘、尝之事是臣子的事。不明白禘、尝之义,作为国君就有所不足;办不好禘、尝的祭祀,作为臣子就有所不足。这里所说的义气是用来实现自己的志向,是各种德行的表现。
所以德行盛大的人他的思亲意念就强烈,思亲意念强烈的人他对祭祀意义的理解就透彻,对意义理解透彻的人他在祭祀时必然恭敬。国君对祭祀恭敬,那么国内的黎民百姓谁敢不恭敬呢?所以君子对待祭祀,一定要亲身参加。有特殊情况时让别人代替也是可以的。虽然是让人代替,但效果却和国君亲临没有什么不同,原因就在于国君深明祭祀之义。道德浅薄的人他对祭祀的事就心不在焉,对祭祀的意义也半信半疑,在这种情况下让他向神求祭,要求他做到毕恭毕敬是办不到的。祭祀祖先而做不到恭敬,还有什么资格为民父母呢!
作为祭器的鼎,上面经常铸有铭文。所谓铭文,就是首先称扬先祖的功德,而后再附上自己名在下面,自己把名附在下面来称扬先祖的美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