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魏政变篇
手鸠杀。次子诸葛竦、幼子诸葛建在得知事变后,急忙带着自己的母亲出逃。孙峻派刘承率兵追杀。诸葛竦在白都山被杀。诸葛建成功渡江,欲北逃魏国,但还是被追兵赶上杀死。孙峻又命施宽率朱绩、孙壹、全熙等将去公安杀掉诸葛恪之弟诸葛融及其三子。诸葛恪的外甥张震及亲信朱恩,皆被夷三族。
临淮人臧均上书,请为诸葛恪收葬。孙亮看后深受感动,下诏允许诸葛恪的故吏为其敛葬。
群臣共同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最后孙亮下诏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富春侯。滕胤是诸葛竦的岳父,他为此不安,上表辞位。孙峻知道后笑道“古时候,鲧与禹为亲父子,鲧治水失败,其罪不及禹。滕侯又何必如此”继续让滕胤担任太常之职,封高密侯。
齐王孙奋听说诸葛恪被杀了,顿时兴奋异常。从封地豫章郡南昌县赶到丹阳郡芜湖县,就为近距离感受一下建业城内的政变。傅相谢慈劝谏,孙奋不但不听,反而将谢慈杀害。孙亮便下诏将孙奋废为庶人,徙置临海郡治章安县。
当年的废太子、南阳王孙和的正妻张氏是诸葛恪的甥女。在诸葛恪刚刚辅政时,曾有徙都武昌之意,民间则传言诸葛恪这是要迎立当时在长沙的孙和重新复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