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宝物
东西病虫少,条件好一点的地区种,像玉米亩产可达千斤以上。”
千斤以上?
苏轼瞪得眼珠子滚圆,秦虎治理岭南对农作物也极为熟悉,也瞪着眼:“老大,你没骗我们?这水稻已经是最大的高产作物,也不可是亩产四百斤左右,小麦更是低,你说玉米亩产有千斤?”
“这还不止,这些都像水稻一样是一年可以多季种植。”秦朝沉声解释,“水稻还需要大量的水肥灌溉,可是这些,你随便在山地里挖一块地种上,不用多操心灌溉,这要是在大旱之年,会如何?”
苏轼脸色凝重了。
“当然玉米虽然一年可有两季,可种一季最好,可红薯土豆都是可以二季,甚至三季的,最重要的是土豆的亩产可达二三千斤!”
二三千斤?
苏轼吸了一口凉气。
“土豆还不算什么,你知道红薯亩产是多少?”秦朝哧的一声笑,“是四五千斤!”秦朝很是感慨,好的农作物品种甚至能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明未天灾不断,北方农民完全活不下去,跟着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很多后世人分析,如果当时崇祯重视在北方传播已经传到中国南方的玉米和红薯便不会灭亡。
而清朝入关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