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县试与劝学诗
火,那就是铁定的天降秀才。整个大周皇朝数百国家,也有十余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
张易摆好文房四宝之后,没有选择立即破题,县试对他来说十分简单,他是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最巧妙的破题。
县试不设题目,诸多考生都以为只要自己的著作文采斐然,就能降下大量文气,考取秀才文位。
张易却发现有所端倪,乡试是区分普通人和读书人。县试则是读书人前进的第一步,破题的方向自然应该放在读书上。
“若是破题放在劝人读书上,这题应该算是迎刃而解了吧。”张易对这个结果十分笃定,开始准备破题。
花费了两刻钟,研磨好墨汁,张易取出一支普通的狼毫笔。龙狼笔至少是举人文宝,张易现在使用不了;况且,在文院答题,文宝不能起到作用,张易不会傻到把宝物拿出来秀的地步。
“大夏皇朝有一名帝王名为恒,他曾经写过一首以劝学为题的诗,要是用在此处,绝对是破题的最佳之选。只是黄金屋至少要进士才能开启,用在秀才身上不太合适。”
“大夏皇朝数百万年历史中,还有众多大儒乃至大贤写过类似劝学诗。不过,他们大多是成为大儒之后,写给童生秀才的,我此刻仿照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