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英烈祠
标记,赵烈文沉吟了一阵,才接着道:“有不少官员提出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募集民间资金,兴办工厂,创办企业,开采矿藏,大掌柜对此是何看法?”
官督商办以发展地方工业,这事早就有官员提出,易知足都给予否定,这是又有谁走赵烈文的门路?他放下报纸道:“惠甫对官督商办怎么看?”
“官督商办或许有弊,但也并非无利。”赵烈文缓声道:“不少地方商贾思想守旧或不敢于犯险或资金有限,由地方官府牵头,以官督商办之形式兴办实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地方思想转变......各省修建铁路,多有采取官督商办者。”
“凡事皆有利弊,官督商办亦是如此。”易知足缓声道:“一直以来,除非是需要巨额资金的大工程,比如铁路修建等,否则我一般不赞成官督商办。
官督商办具有浓郁的官场风气,官方札委的高管多是官场中人,本身就是一身官气,而且那些人基本不懂商业经营,唯知做官发财。
再则,荐人情况严重,各级上司及幕友同僚纷纷往企业安亲荐友,那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还有,官督商办的实业,其内部制定的制度章程等几乎都是摆设,事权号令皆在官员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