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终于找到一片阴凉,躺下来休息。
转着头看着周围,李毅不由得暗暗叹一口气。
在这片树林之中,密密麻麻的躲满了人。他们男女老少都有,三五人抱团聚在一起,一个个眼神死灰,面带菜色,骨瘦如材,要不是偶尔还能动弹两下,躺在地上就像是死尸一样。
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李毅知道,他们都是逃荒的百姓,在古时,有着统一的名字,那就是流民。
自崇祯元年(1628年)开始,西北接连大旱,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些许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
千里赤地,无以为食,再加上贼匪横行,他们这些良善百姓只好逃离祖祖辈辈经营的家园,向东逃荒。
本来一路上有数万人的,但是出发十天之后,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