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灾民到此
你们不一样干活就可以养家糊口?如今朝廷蠲免了你们的钱粮和差役,自然更不在话下!”
有人大着胆子问:“不知工价几何?总不能我们干了活,还要欠一屁股债回家。”
“有技术的,木匠铁匠都行,按量算工钱。打一把刀,做一面柜子,就算一定工钱,这还有待商议。其余没技术有力气的,一天两升工米,口粮不算在其内。没力气的,也要干活,才有口粮,按干活的量,也可得一份工米。”
“那就是一天纯赚两升米?”灾民们激动起来,一天两升,这可比得上种一季粮食。
“嗯,”秦时点点头。
此时,躲在人群里观察的徐清吊起了心,关键的时候到了。这是秦时和灾民们博弈,赢了,就能让灾民们服服帖帖的修路了。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何况秦时说出来的是正理,拿出来的是真粮,凭什么你在老家时靠劳动吃饭,来沧州却想袖手高坐吃白饭?你是逃难还是度假来了?
这个时候,灾民们还发现了周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几千州兵,已经悄悄地围住了他们。
既然没理,又在砧板上,灾民也都服了,答应以工代赈。徐清送了一口气,挥一挥手,一群商税司的人跑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