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办
“另外通敌案牵涉到了山西一地的贪污案,被处置的官员不在少数,朕以为可以从胥吏中提拔有才干者担任官员。胥吏长年在基层历事,熟悉政事法律,其能力不下于科举出身的官员。”朱由校提议道。
“臣会按照陛下的意思从胥吏中选拨一批人出来担任山西的官员,同时臣也会要求吏部选派一批官员出来担任山西的官员。”徐光启说道。
“此言甚妥,有比较才会有优劣之分,这关系到以后官员的选拔方式。”朱由校赞成道。
“另外臣准备将高产农作物种植纳入大计的四格之中,同时种植高产农作物的地区,明年能免税一年,还望陛下批准。”徐光启说道。
京察和大计是明朝对官员考核的制度,“大计”是考核道、府及州县官员的,大计也是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所谓“四格”是指“才”(指才干,分长、平、短三等),“守”(指操守,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分勤、平、怠三类),“年”(指年龄,分青、中、老三类)。
“准。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关系到帝国的民生,事关重要,不能有任何马虎。”朱由校点头说道。
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使用行政干预手段,速度会更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