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效机制和劳改农场

有足够的兴趣参加护田队那就不好说了。

    根据江川的经验和认识,所有只靠激情而无长期利益的事情都是无法长久的。

    战国时期,鲁国有一项政策规定:凡是有做了好人好事的国民都可以享受到官府的奖励,因此鲁国做好事的人很多,民间风气很好。

    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在路上帮了一个人,却没有去官府领取奖励。他回去之后得意洋洋对老师孔子夸耀说自己做好事不求奖励,可见自己品德多么高尚。

    结果孔子不仅没有夸他,反而把他臭骂了一顿。

    孔子说,你丫觉得自己很高尚,其实是个沽名钓誉坏了大事的蠢货。你做好事不求回报,得到了他人的夸奖。以后再有人做了好事若想去领奖励,岂不是显得别人品德低劣了。逐利是人的本性,你丫这么一搞,以后谁还愿意去做好事?久而久之,鲁国的风气就变坏了。

    子路被老师一顿臭骂之后幡然醒悟,这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大蠢事,懊悔不已。

    所以,要想长久的让百姓们持续有动力参加护田队,就得有长久的福利机制让他们知道做这件事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有好处的。

    而且江川以后打算增加更多的福利措施来完事这项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