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十一乡村文化生活
上世纪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的生活刚刚有些改善,所谓改善,充其量也就是刚刚能吃饱肚子吧,然而,农民们便开始寻求精神生活了。起初是在逢年过节时玩花船、耍龙灯,后来又发展到打篮球,看电影。
那时候,农村的篮球场都设在打谷场上,虽然打谷场也是泥巴地,但面积大而且比较平整,竖上篮球架划好线就能玩了。篮球架是农民就地取材自己制造的,买个便宜的橡皮篮球也要不了多少钱,有了篮球场,年轻人就活跃起来了。
开始大家都是随便玩玩,也不讲什么规矩,什么叫做带球走,什么算是犯规,包括怎么三步上篮都搞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懂了点球规,由随便打发展到分组比赛,人多打全场,人少就打半载篮。
久而久之,一些有篮球天赋的人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于是乎,有人提议和邻村展开比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一来二往,大伙儿的球技得到了提高,又由于是比赛,不能胡来,球队也渐渐地上了规矩。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来搞锦标赛,所谓锦标赛就是主队制做一面锦旗,让各队来争,优胜者获得。可别小瞧了一面锦旗,几个球队竞争得十分激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