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激战
火炮攻击。又因此时的军舰,舰体舱室水线下水密舱中有大多有横向联络门,在海水大量涌入后,船身开始倾斜。其中,护卫舰在倾斜后开始击沉,而千叶号、流星号二舰则撤向东北方向退出战斗,随后在济州岛海域附近因触雷开始沉没,燃船自毁。
事实上,当初的九艘潜艇干翻日本的临时舰队所用的鱼雷,就是由查尔斯·路易斯研制的控制向鱼雷。这控制向鱼雷也是查尔斯·路易斯利用自己的先知,以一己之力搞出来的。
要知道,此时的鱼雷的艇速仅十余公里/小时,射程数百米,除了他研制出来的控制向鱼雷外,再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
实际上,查尔斯·路易斯本来还想发明用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热动力鱼雷。只是,这对于文科生来说太难了,一开始的控制向鱼雷便费了查尔斯·路易斯不少时间和精力,才搞出来的。
只不过,哪怕如此,控制向鱼雷比之原先的鱼雷依旧占据优势,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再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内,一旦被瞄准,敌艇是很难躲避鱼雷攻击的。而一旦被击中,运气不差的话,三四颗鱼雷便可将一艘万吨级战列舰重创,乃至沉没。
毕竟,在这时代拥有装甲的水面战斗舰艇实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