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亡之路
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五月牧民汲桑与征虏将军张泓部将李丰等人于清河颌县起兵攻打邺城,司马腾说:“我在并州七年,胡人围城无法取胜。汲桑那个小贼寇,不值得忧虑。”
魏郡太守冯嵩出战,大败而回。当时邺城府库资金匮乏,但司马腾仍然过着十分富裕的生活,且司马腾生性吝啬,对久居战乱的邺城军民没有任何施惠。
等到李丰等人快要攻陷邺城时,司马腾才赐斗升米粮、几尺布匹给予将士,因邺城军心涣散,不肯死战,最终邺城沦陷。
在坚持半月之后的六月,邺城被破,司马腾携带家属和属僚从南门出发往南,轻骑而走。
这日天晴,一路南下的新蔡王司马腾正偕同家眷、属僚在官道上快速前行。
司马腾长子司马虞已年过三十,素有勇力,因此持槊纵马前行,队伍中间,则是司马腾和属僚马车,其余二子司马矫、三子司马绍俱在车内,马车两旁为心腹将士死士跟随。
而在马车边上还有一位幼童也被一位虬髯大汉抱在马上随行,这幼童长得颇为瘦弱,大概六七岁的年龄,发白的脸颊和扭曲的面孔,乃是昔日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之孙曹晗。
此时的曹晗,虽被抱着骑在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