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张献忠的选择
。”
两人说到这里,就听到软榻上的张献忠坐直了身子,将手中信纸随手一扔,发问道:“事情各位爱卿都清楚了,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大殿中顿时沉静下来,左右两侧的人要么垂首沉思,要么互相咬着耳朵,隔了一会,右边人群中走出一个文官装束的白胡子瘦削老者,躬身立于龙案前,正是左丞相汪兆麟。
汪兆麟本是明末一不得志的举人,四十岁才中举,殿试无望,在吏部排队候了几年到陕西当一个小小县令,明末的陕西县令是人干的吗?陕西就是造反的窝子,十县十反,县令要么弃官而去,要么被斩杀在衙门里,但汪兆麟就是陕西人,除了上任,别无他法,否则十年寒窗就白读了。刚提心吊胆的坐了知县位置没几天,张献忠就带着人打上门来了,汪兆麟惊惧之下,心一横脚一跺,投了张献忠,因为有几分文采,又通民政,在文人稀缺的大西国中很得重用,立国之后,当上了丞相。
这人心理有些阴暗,本来满腹经纶不为明廷所用,被发配到陕西投了贼窝,心中极不平衡,在扭曲的心态下,慢慢的开始嗜杀起来,张献忠大悲寺屠杀士子的主意,就是他的手笔。
“陛下,宋时赵普谓太宗皇帝曰: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