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和珅也想开票号

幕僚人员研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全国商业命脉,经过一年的时间研究,发现了成立票号,就是最好的办法!

    票号中的票,在现代来说也就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当时商业经济发达,购货有时会出外省或者外县,路途遥远,金银携带不便,再加上各地方有禁止大量钱银出省交易的法令,所以,各地的商人,在当时便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卖货所赚得的钱,交付各省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机关,或者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由机关、商号发给半联票券,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商号。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对票券取钱,此种票券即称“飞钱”!而到了清朝时期,飞钱则被称为汇票!

    会票,是见票兑付的即期会票,期票则是签发会票后约定若干时日后而兑付的长期会票。会票种类的发展,说明汇兑业务在清朝中期也就是乾隆时期已有相当发展。

    而此时,和珅的幕僚团队却敏锐的发现了当前汇票和期票都是由各个商号兼营汇兑业务的,并没有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再加上各地都频繁发生了白莲教大起义,社会很不安定。商号之间调运现银靠镖行保护,不仅费资费时,而且极不安全,于是和珅就想着以乾隆的名义设立专营汇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