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出剑岂有回鞘此理
是六国之人,可能是饱受过大唐的摧残之痛的同样经历,让这些来自各国各地的考生紧紧抱团在一起。
当然特殊的地方并不是只存于六国之人坐的很近,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都高昂着头颅,显得很骄傲,甚至谈笑的声音都隐隐盖过周边众人。
这当然不是所谓的国积弱,当自强不息的说法,而是他们是真的骄傲,也配得上骄傲。
朝试名额在朝案上无数唐国学子血书的影响下,只被划出了一成交由六国均分,名额极少的条件下催生出一种结果,那就是六国赴试的少年非常优秀。
从六国赴昭华试以来,初试中无论文举或武评前十甲皆占半数以上,院试中无一落榜者,大唐尚武还只存在于战场上争锋,无敌于世暂且还是大唐军部的玄甲。
世间兴修已逾千年,刚刚昌盛十余载的大唐并没有悠久的底蕴诞生出强大的修者,更不用提及令唐帝痛心疾首的书墨造诣,如果不是大唐军部炼体之修震慑世间,兴许此时六国之人会更加猖狂。
今晚的宴席的重点众人也都明白,看似桀骜不驯的六国考生其实余光不断瞄向会堂最前几桌,那里的教习和权贵们,才是真正让这些杰出学子感兴趣的东西。
不过场间气氛丝毫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