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还是打起了味精的主意
到标准的谷氨酸钠,即味精。自己朝着这条路发展就行了,在咸阳采购小麦进行炼制就行。
说道小麦倒是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今陛下刚刚当上秦王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一统天下之势了,当时的郑国和秦国紧挨的韩国感到的威胁最大,于是两个国家的大佬一商量,制定了一个他们认为很好的计划,俗称拍脑袋决定。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高级水利工程师到秦国,说服秦王在关中平原上横向开凿一条长约150公里的大水渠,连通渭河的两大支流——泾水和洛水。韩国和郑国当然没有那么好心,只是想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巨大工程项目上,以达到劳民伤财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因为当时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旱作农业,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粟)和糜子(黍)。这两种作物即使一年四季没有雨水,也是照样活得好好的。所以韩国和郑国觉得让秦国开通水渠灌溉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可是他们当时忽略了一件事情,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而想要在中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小麦,首先必须解决人工灌溉问题。韩国和郑国不懂小麦的习性,可是秦国却是非常的清楚,而且小麦相比于谷子和糜子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小麦的产量是谷子和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