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逃难皇帝
行宫内外挤满了朝廷官员,虽说大多数官员、军将如今都是空有职级却早就丢了辖地和治下军队、百姓,可是只凭着宁死不降蒙古人宁愿随朝廷一路南逃这一点,朝廷又怎能将他们抛到一旁呢?
行宫大殿内高居上首的龙椅和金案下方,张、陈、陆三位辅政大臣静立前排,他们身后左右两列就是依然完整的大宋六部尚书和位列横班的几位大将军。
只是行宫毕竟比不得原本的皇城金殿宽敞,除了这些位极人臣的朝廷文武大员外,原本六品以上有资格入殿朝圣的各部侍郎、各路安抚使、招讨使、转运使,各地节度使、知府,禁军将领和各路军将都只能在行宫大殿外宽阔的广场上排列整齐后恭迎圣驾了。
随着三声净鞭响过,两位伴驾太监在前两名宫中娇娥在后,一袭紫色凤袍、凤冠霞披的杨太后牵着十岁的皇帝赵昰缓缓步入龙椅前站定,神色坚毅的太后在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后低头用轻柔的目光示意自己的儿子,母子两个都极为庄重的安坐在了龙椅之上。
出身临安的杨太后身形娇小,如果不是因为额头和眼角因为过多的忧虑增加了一些淡淡的细纹,如今不过三十二岁年纪的她脸庞依然和年轻时一样美丽无双。
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妇人,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