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举
回京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对你的功课,也能教导一二。话停,周围身边的人,对来者,拱手道,理正。理正点头应道。
仇同棉看向理正,原来这位便是村长,连忙也躬身拱手谢道。
理正双手扶着仇同棉,鼓励道,你是我们徽州府唯一一个举人,一定要给我们徽州争光,就算不能进士及第,也可经过吏部的就任地方官员,来年家乡,也要靠贤侄好生看护啊。
仇同棉听道后,也知道,不怪乎理正安慰他,不说他自己也知道,此时的萧进,可不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萧进,此萧进非原来的举人萧进了,单说举人这功名,按仇同棉的理解,就不是一般人能考取的,特别是在清朝,清朝的统治主体是满人,所以在科举中,满人优势,比之汉人大的多,只需考翻译一课。
考取举人功名,首先你得有童生的资格,取得童生资格后,你得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不考虑家里经济情况,你得寒窗苦读十年,取得前面三试后,这时候你就是一名秀才了,再到后面,经过岁考,科考。科考是乡试的预选考试,学政到任后第二年进行。成绩分三等,其一二等及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准应乡试,便是这一关,却要断送了许多人一辈子阴光,也未能再进一步。清代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