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藏传佛教
派从此在西藏社会上消失。
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萨迦派的法典有:《中观和唯识两派的发心》、《修心遣离四种贪著》、《修持七义》、《道果经》等。
嘎举派(白教)创始于11世纪,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嘎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嘎举派又称白教。白教最初分香巴嘎举和塔布嘎举。香巴嘎举在14、15世纪衰落,现在谈到嘎举派,一般就是塔布嘎举。塔布嘎举实力雄厚,支系最多,其中一些不是直接控制过西藏地方政权,就是独占一方的封建势力。
嘎举派重视“大印”传承,不重文字,重在论理,即通达“大印”的智慧。奉一能使自己证得“大印”智慧的师长为根本上师,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修习上,嘎举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显密之分。显教大手印为修心法门,修的是空性大手印,它要求修行者心住一境,不分别善恶美丑,以得禅定。密教大手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