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救援应、云
时转徙。
其主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所谓“捺钵”,乃契丹语,又译作纳拔、纳钵、纳宝、剌钵等,相当于汉语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或“行幸顿宿之所”。
再看其军制。契丹军大体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
宫帐军,征集直属可汗的着帐户壮丁组成,是契丹族亲军,供宿卫和征战,“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
部族军,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供守卫四边。以上两种部队是契丹的主力。
京州军,亦称五州乡军,征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渤海族等的壮丁组成。
属国军,由臣属国壮丁组成。後两种部队为辅助兵力。
初期,贵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龄在15~50岁之间的列籍正军,兵器﹑战马自备。“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契丹人外出打仗不没有后勤的。军队所有日常所需主要就靠掠夺。甚至在其国内亦是如此。
契丹讨要燕云一十六州,也不过是作为其“打谷草”之地而已。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