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军路携手
后勤人员为了保证现场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千方百计地努力着,但军人的到来,又使救援队伍增加到了近万人。望着战士们那充满稚气和汗水的脏脸、干裂的嘴唇,郑超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
七月骄阳似火,光秃秃的大堤上没有一片可以遮阳的阴凉,炎炎烈日炙烤在官兵和铁路职工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救援列车、轨排车、生活车和200多人的队伍在402公里抢险,对红岸冲毁路段抢修着。
接到恢复电力及通讯命令,电务段段长凌石奇连夜制定车站信号、联锁、闭塞设备修复方案。为了保证现场的通信联系,凌石奇和党委书记尤才前几日曾带领16名干部职工,顶风冒雨安装临时电话,和职工一样登上8米多高的电杆上架线。电务段5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会战,“电务抢修突击队”的旗号分外鲜明。
水是导电的,电务设备却需要干燥。
“李工,设备被水泡过了,能按时开通吗?”指挥部综合组的人问李冰。
“咳!这时候咋整?只能往前抢啦!”李冰蹲在电缆盒旁细心地检查接线端子,头也不抬地说。
经过凌石奇迅速鉴定,抽出室内积水,搬走压在设备箱盒上和四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