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县试二(求追读)
县试考的更为基础一些。
徐行稍稍一想,就想出了破题。
他下笔,写道:“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
这个回答,四平八稳,是对考题的一个回答。
君子应该在学习上更看重“质”,和践行所尊奉的道义。
而“贵质”就是与圣人所言的“重威”相呼应。
不突出,不冒进……。
在味经书院潜修这么多时日,再加之白色命格【博闻强识】的加持下,他看书一日,胜过常人看书十天。故此,写出一个适当的破题,于他而言,并非是难事。
接下来。
徐行翻找科举范文,以圣人口吻阐发破题。
洋洋洒洒数千言。
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已被徐行写完。
至于后面的第二道五经题,他择“春秋”题答之。
五经题总共有五道,分为尚书、易经、诗经、礼记、春秋各一道。考试考生选择自己的本经回答就可,不必全答。相当于专业课。
第三道是试帖诗。
试帖诗起源于唐朝,最著名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只不过在王安石熙宁兴学后,试帖诗在科举中被废除,直到乾隆时,试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