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4、文昌(求追读)

在心中并不难。
    这也是为何吴县令在见到他交卷后,打起精神阅卷的原因……。
    说他“文章平平”,实则只是一种话术……,结合考前的小吏言辞,很难不让人想到,是吴县令看在刘院长和味经书院的面子上,将他当堂录取。
    如此一来,若是涉世未深的考生定然会对吴县令感恩戴德。
    假使今日之话传到外界,就是他吴县令给味经书院了一个面子。
    倘若有人质疑吴县令徇私舞弊……,书院考生的试卷又不是经不起查。
    大不了来一句“举贤不避亲”。
    简单几句话,名赚了,利赚了,人情也卖了。
    妥妥的官场老手!
    “学生徐行,谢县尊今日朱衣点额。”
    徐行朗声行礼道。
    他脑海里虽然闪过千种思绪,但在现实里,他却一点迟疑也没有。
    朱衣点额,意为被主考官看中,科举中选。
    朱衣,唐制,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着绯袍。绯,即红色。
    “唔……,不错,是个英才。”
    “我泾阳县,也是多亏了刘山长办学,不然……本官的文教考绩又要沦为京兆府诸县垫底了,罢了,不和你这小辈提这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