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武器与人才
”的宗旨。
但就在前段时间,副岛种臣再次率领使团访华,要求修改条约,希望能和西方列强一样,在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其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李鸿章十分厌恶。
其代表团的副使柳原前光,更突然提出了琉球渔民在台湾遇害一声。
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一时失言,称台湾生番为“化外之民”,就像美国的印第安人,政府不能对其行为负责。
柳原前光抓住其中语病,大做文章,称既然台湾生番是“化外之民”,那其所在地就是“化外之地”,不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有权自行处置了。
双方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
夏云桐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人为琉球渔民出头,就是以此为借口吞并琉球,李鸿章听了颇为赞许,可还是那句话“不可浪战”,总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多做文章。
而且他还希望能拉拢日本,共同应对西方列强,因此存了绥靖的想法。
夏云桐暗叹,真是幼稚啊,所谓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清朝大臣都是思维病态的精神病人,才让李鸿章这个平庸凡人显得杰出。
不过为了防范于未然,李鸿章还是同意夏云桐的看法,台湾方面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