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章 写作自律的案例

实在一点,就是敏感,感受力。只有创作者首先足够敏感,他的作品才能尝试去打动人。
    归根结底,敏感的习惯也是从创作者本身的生活中逐渐铸成的。这种习惯按理说应该人人都有,但是有人程度深,有人程度浅。程度深的人,是因为能更多地感受痛苦,而不是只顾着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
    作家们便是属于程度深的那一类。那按理来说,作家们应当都普遍更痛苦一些、人格都普遍更不健全一些。正好有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应证了这个推断。毛姆的《巨匠与杰作》。
    本来是一份报纸请毛姆为读者开个书单,列出他认为最伟大的十部。结果毛姆选了十本,顺便把十本书作者的生平八卦全部抖出来了。
    比如最广泛地受人尊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根据他的说法,陀氏“在讨好权势时自我卑屈”、“沉迷于赌博”、“虚荣妒忌”、“心理自卑”、“喜欢争吵”、“自负多疑”、“爱吹牛又不宽宏大量”、“极不可靠”、“气量狭窄”……
    最难以置信的是,他提到陀氏曾跟人吹嘘自己曾在澡堂强奸过一个女孩,是小女孩的家庭女教师把她带来的。后来,为了表示忏悔,一位老友建议陀氏把这件罪行向世上他最憎恨的人坦白。所以陀氏就去把这件事告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