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子
下了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幸来到梁州市,
并以所学的绘画基础考上了国书画涵大.。
在这里学会了国画绘画技巧,第一次见到了木版年画,那是在大保国寺。
挂着《宣和画院》的牌子的屋子里,有售丹青木版年画,看上去很粗糙,颜色都是平涂上去的,到处都是颜色点,画面很花,实在没什么好,价格却不低每张要5元,这相当于我四天的工职。
自然也没买,心里也就打消了学它的心,对父亲的话甚至都有了怀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患了风湿腿疼,回家去休养,父亲对我说你画的画,你爷爷可喜欢了,全贴在他屋里。
说你回来去他那,他有话给你说,我一听爷爷这么喜欢我的画,自然很高兴,他老人家可心说是我的第一个粉丝呢!
进了他的屋还真如父亲所言,满屋贴的都是我的习作。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爷爷,他是清朝最后一科的秀才,自幼饱读诗书,他们那个年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那一个上得起学的,不是“十年寒窗苦用功”,期昐着“一朝成名天下知”。
然而他考上秀才到省里去会试,却不曾想皇帝退位,改弦更张成了民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