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伯乐刘化恨己不是伏龙雏凤
机会。刘备刚刚进川,刘璋前来劳军,庞统建议‘刘备在营中当场把刘璋拿下,刘备不听。庞士元献上中下三策的时候,刘备为了所谓的仁义,不取上策,取了中策,给后来庞统之死埋下了祸根。关羽死后,刘备又为了仁义,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的苦苦劝谏,举倾国之兵罚吴,结果大败而回,使刚刚建立的蜀国大伤元气。后来刘备死后,诸葛六出祁山不过是尽人事而已,已经无力回天了。纵观刘备一生,仁义成事,却也仁义害人,终是有时候小仁乱大谋!可谓成也仁义,败也仁义!”
李雄又是长篇大论一番分析下来,说得头头是道,直把刘化说得心悦诚服,真的是心服更口服!
刘化可也记得陈对吴中大帝的评语,隧念了起来:“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陈寿虽然如此评价吴中大帝,但又不知李三公子该如何看待?”
“孙权承父兄之资,勇而有谋,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愤曹操窃国,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