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乐死”
卖的只有六七家。
在综合集贸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个有趣景象国营、个体的摊位泾渭分明,前者的守摊人坐在柜台后面,双手抱胸,翘着二郎腿,注视着来往的顾客,官商做派十足。
个体练摊的叫卖声不断,积极奔走,热情拉客,好像菜市场一样。
两相对比的结果是,国企摊前门可罗雀,一个客人都没有;个体摊前门庭若市,顾客挤成一团。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何种天气,个体练摊的都照常营业,早出晚归。
而国营的推销员只要天气稍微恶劣就轮休,哪怕营业也只是按部就班,实行时工作制,若要延长营业时间,就得涉及奖金、加班费。
这种工作态度,竞争力可想而知。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些国营摊位的销量不及私营摊位的1/4,很快就被市场淘汰。
最后,《中国工商时报》是这样总结的纵使国营企业在场地、产品、流通环节等硬件上与个体形似,但是在利益机制、市场机制上的神合却难以达到。
尴尬的是,这不是个例,这时候的国企普遍都存在这些问题,在竞争领域中总是被动又毫无战斗力。
今年五月,其实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新闻媒体帮圣海宝钢讨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