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段阅读_第 1554 章


    这种现象也让名老中医们意识到了中医院校的体制缺陷,郑翼晨的提议,的确是解决缺陷的好方法。
    郑翼晨见众名医都点头同意,也很高兴,就开始和他们商讨起一些细节。
    首先自然是资金方面,他现在有自己的yào厂,同仁堂百年来建立的医yào渠道,加上几十张中yào的秘方yào,每一种销售到市场,都能保证每年有数十亿的利润,兴建学校的花费,与他而言,是九牛一毛,可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其次,就是教材,他打算将玉简的医学记载,都公开出来,作为教材之用,这些是属于全体华夏中医的瑰宝,不是他个人的私有财物,至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这几个年级阶段的教材如何编写,就要集中全体人员的智慧了。
    再接下来,就是师资的问题,这个问题,最不成问题,在座的名医加起来,就掌控着整个华夏的中医人才资源。
    最后,他们又谈到了生源的问题,只是学中医的一体化院校,毕竟太过另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可以想象,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不会有太多的家长肯将孩子送到这样的中医院校学习中医,说句不好听的,将来的就业都会成问题。
    关于这一点,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