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集 见证神奇
,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
明代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改名壶天阁,1979年重建,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
阁楼建于高台之上,是跨道式门楼建筑,九脊歇山黄琉璃瓦顶,前廊式。
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八01年泰安太守崔映辰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
嘉庆二十一年即公元16年泰安府事廷璐又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那里海拔为八00米,大致是泰山高度的一半,门洞有双柏自墙中横生,东西对峙,盘旋而上,宛如守护山门的雷祖、真武二将军,堪称奇景。
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下层为石筑,由12层条石砌成,东西宽14。5米,高4。75米。跨道拱形门洞,高3。1米,宽3。5米,总进深7。95米,其中北面2。4米系后拓展而成。
拱脚角上施仰覆莲墀头石,东西有石阶通上层。台上建殿阁3楹,面阔10米,进深5。4米,通高5。9米,三柱五架梁,七檩前廊式,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柱下施覆盆式柱础,柱子、檩梁及檐子、扒砖等均为水泥预制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