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四十四章 诗会(五)

叹息一声,提了落款,朝四方拱手为礼,回了原位。

    一些年岁尚轻的学子虽然有所感触,却更多疑惑,可是看到他们的师兄,子玄、文松、长柳和不少人都神色怔怔,忽然有些发懵。

    “不苟为?”长柳失神喃喃。

    文松身心齐齐微颤,“尽一世换天明?”

    “好一个法理人世情,烛鸡笔墨书,寥寥十字,道尽了天下学子苦苦求学的模样,饶是出身道家的我,竟也感同身受,素三兄的文笔真真了得。”

    子玄目绽精光,夸赞一句却是话锋一转,陡然厉色,“敢问素三兄,当今人世在素三兄眼中,竟是毫无光明可言吗?全是黑暗?需要素三兄尽此生一世苦功换天明?”

    这诗十分浅显直白,似乎写的是吴素三此生二十余载的经历。

    为求学问拜名师,洞察法与理,人、世、情,每天过着笔墨书和夜间烛火、破晓鸡鸣相伴的苦读日子。等着年岁渐长,又出世看到了无数民间疾苦,开始思索以法理来创造更好的明日。到近些天,辞别了师父、亲友和故旧,远跨万里山河前来灵原,诚心不愿苟活一生,但求有所收获,然后尽这一世的心血,换一个明朗乾坤。

    然而子玄抓住的地方,就是他诗中所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