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英雄气短
好进行善后工作,大汉帝国的国祚再延续个一二百年问题应该不大。可是,由于各级官员的无能和腐败,在公元188年,也即中平五年,在青州、徐州等地,即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黄巾余孽死灰复燃,再次爆发起义。
按说这次还不如上次来的猛烈,帝国随便派些军队就轻松搞定了,偏偏这个时候,主人公的父亲,大汉的汉室宗亲刘焉同志站出来了,向帝国的皇帝陛下汉灵帝慷慨进言说:如今,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意思是,现在各地的地方官员,尤其是州郡的负责人,不堪任用,为祸四方,所以老百姓都起来造反。为今之计,不如选朝中清明重臣到各地去,帮助天子牧守一方,这样就安定了。
汉灵帝,这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也许可以算是第一个昏君的皇帝陛下,没怎么考虑就画圈准奏了,完全忘了他的祖辈,从高祖开始,到文帝景帝,坚持不懈的进行的削藩工作,估计也忘了汉初的七王之乱了。其后的三国纷乱,也正式确立了刘焉撬动汉室江山的历史功绩。史称“废史立牧”。
刘焉上了《建议选牧伯》奏疏不久,就被派往了益州任益州牧。刘焉本来想去交州的,觉得那里天高皇帝远,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