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69)
阅《自然》的学会会员,无不是对此已经习惯,且化为日常了,“中原和江左夏天的温度不会差太多,湿度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
“去岁小弟在家中自建了气象箱,用的是学会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这两年记录下来,有不少心得。尤其是与其他同仁的数据做对比,更有些意思。”
“小弟家里也建了气象箱,不过比章九你多了一个气压计,是自制的,放不进气象箱里面……”
“听说过。”章回笑道,“李九你家的气压计可是鼎鼎大名,家门口竖一个三丈高的气压计,刮风下雨一眼便知。”
李膺认真的说,“标准气压计,用的是水银,玻璃管超过两尺五寸一分就行了。但换成水,可就得三丈半了。”
“说起气压,两个月前,兖州这边的会员——包括小弟——测量了泰山的海拔高度,就用到了气压计。”
“光是气压计?”
“主要是三角测量法。”章回道,“带气压计,主要是想要确认一下气压海拔公式的对错。”
“多高?”李膺问出口才发现犯了错,忙改口问道,“论文出来了吗?”
“出来了,应该就这两个月上会刊发。”章回叹息道,“为了这泰山海拔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