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骤风(五)
根主桅的高度据估算至少十二三丈以上,挂在桅杆上的船帆的面积,远远超过大辽舰只所能悬挂的船帆的极限。
耶律洪达不知道宋人到底是怎么把那么大的船帆吊上桅杆,也不知道为什么宋人不担心如此大的船帆的重量会导致桅杆结构受损。
在南朝最新级的战列舰巡洋舰出现之前,耶律洪达本来听说宋人将会放弃了传承千年的硬帆,而改用无帆骨的软式帆装——当然更有说,新型战舰将会是已经成了传说的蒸汽铁甲舰——这样可以将桅杆造得更高,船帆能够实现更大的受风面积。
这个在《自然》上鼓吹已久的概念,在几年前在南朝就已经出现在新造的海船中,在倭国的港口中偶尔都能看得见。
这使得北洋水师内部,都有学习宋人,改装软帆的声浪,不过等到依然装具硬帆的苏州号一出,立刻没了声息——
——任何与宋人的技术不相符、或是不能克制对应技术的提议,消失起来,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就像千里镜中的青州号一样,都只能让人叹一声
太快了!
侧面受风的青州号,些,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和距离不变,将会是青州号的左舷上的五十门火炮直接瞄准己方最左翼的两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