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节 计算机三维颅面复原
营养状况、生活经历等,这些可以给相貌带来某些改变的因素,综合起来对模拟模型做出修正,最终形成受害人的模拟相貌。
颅骨复原最初是有经验的法医手工完成的。经过去除残存组织、清洗、翻模(也有直接在原骨上进行)、塑形、修整、上色等步骤,最终形成拟合复原头像。这其中塑形是最重要、也最需要经验的道工序,具体作法先用塑土线在颅骨各个主要部位粘贴标记出具体的肌肉高度和形状,再根据这些塑土线形成的大致轮廓补土塑造,自然这工作仰赖于法医的个人经验和对人体解剖学的掌握程度。如果这一步出错,对最终的形象影响是很大的。
先进一些的手段就是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系统了。配合X光扫描和3D打印机,可以在不毁坏“工件”原样的情况下,直接打印输出立体的模拟头像。有很多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模拟重建生前相貌的。
苏法医穿越前倒是带了一套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系统软件,但X光机这里没有,3D打印机也没有。于是法医选用了手工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先去除残存组织,然后扫描颅骨外形,结合计算机模拟,手工在模型上塑形修整。
按照苏法医的说法,一可以练练手,防止多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