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枪击毙’时代的逝去……

部的台吉。准部被清军覆灭后,舍楞独抗不降,他杀了伊犁都统,逃到库尔苏喀喇塔境内今薪疆乌苏一带,清军追剿之,他又逃往博罗塔拉今薪疆博乐一带,不久逃窜于俄国

    舍楞虽然跟满清有仇,但渥巴锡内心生出东归念头的时候,那时陈汉起兵的消息可还没有传入他们的耳朵中了,舍楞就一直是渥巴锡东归决策的坚定支持者。

    你很难解释舍楞那个时候的心态,或许对回家的渴望在那一刻已经压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舍楞有一句话,很能表明他的心意:生也天山,死也天山。即使死,一颗头也要抛在伊犁河畔,白杨树旁,抛在生我养我的家乡。”

    但是一个政治人物的内心是不能只看他那张嘴的。你要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样儿的背景。

    乃至于渥巴锡本人产生东归的意图的时候,土尔扈特部又遭遇的是什么样的压榨。俄国人对待那个时候的土尔扈特部可远没有现在这么好。

    如果不是被圣彼得堡频频的调集遣将,一次次的战争让土尔扈特部不堪重负,渥巴锡也不至于要生出东归的念头。就算俄罗斯的文化再难以融合,生存才是这些游牧部族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土尔扈特的位置,正好处在带有斯拉夫风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