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四章 致仕(下)

了十六人。朝廷重要的官职尚且如此,就可以想象其他的官职缺额会到底有多严重,说是朝堂会空了一大半,倒也不是夸张之言。

    刘健说的也的确是个问题,不过制度是肯定不能改的。郑德想了想,“那就这样吧,若是觉得正三品官员有才华且年未过七十者,朕可以授予从二品中奉大夫,让其可以直到七十致仕可否?”

    刘健见皇帝退了一步,倒也没有再坚持。而且郑德这个主意也让他有了一个想法,“臣觉得可行。而且可以通过给那些资历过高而品级过低的官员授予散官。留住他们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效力。”

    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用来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并没有无实际职务。郑德倒是觉得刘健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解决朝廷文武官员资历与品级严重不符的情况。

    毕竟职事官是一个萝卜一坑,而且品级和官职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空缺你根本无法升官,也导致一些官员的品级与资历严重不符。就像郑德的老师杨廷和,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快三十年了,还是正五品左春坊大学士。但以他的资历担任证三品左右侍郎完全够这个资格,只是没有空缺只能继续担着这个正五品官职。

    “不如这样,以后我大明文武百官都授予散官,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