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九十八章 税制改

中国历史上,中国财政史上,最大的一次革新,杨炎这个建议,确实非常符合便利原则。只是

    唐代到目前为止,税收还有很多收谷物、布疋得,此外各种实物也都在收。原因嘛,很简单,一个就是钱不够,另外一个就是轻重,朝廷收实物,虽然麻烦了些,可是很容易辗转挪腾。

    第四个原则是经济。征税时,尽量减少支出费用,纳税人付出的,尽量等同于收入得。这方面,前几项原则如果做的好,这方面几乎都不用说了。唯一要注意的是,税吏要少,这也是一项成本。,李忱把税收四原则,跟这些宰相说了个大概,最后问道,你们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有道理的话。你们觉得,我大唐财税,有多少符合这些原则。

    宰相沉默,符合?一项都不符合。第一项公平?大唐税赋,向来都押在百姓头上,对其他几类人,收的都不多。商税则是朝臣与皇帝抗争得重点。

    第二项,确定。这个更不符合了,不要说李忱,在座诸人,谁没有点地方经验,地方收税那些猫腻,谁不清楚。虽然朝廷有明确规定,该收哪些,可是地方往往会擅自增收。履禁不止。

    还有,两税法明确规定了,把徭役纳入征税中,应该免徭役得。可是,那个地方真的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