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酒和糖
于是全面反对新法了。为了减少阻力,李忱只先对最关键得税法动手。
公布下去后,朝廷开始忙碌起来,李忱稍微闲了下来,这些都有宰相会帮他处理。让他亲自上,他也处理不好。到这个时候,他有点庆幸。他不是明思宗,也就是那个倒楣的崇祯皇帝。
对于明末得几个皇帝,崇祯算是评价比较不错的,都说他很勤政,虽然很刚愎自用,至少比前几个皇帝要好很多,如果不是这个那个问题,或许明朝还不会完蛋。
但是,李忱看过一个原因。崇祯为什么换那么多个宰相。因为,那个时候,明朝没有合格的宰相了。
宰像是需要培养得,因为万历殆政得缘故,导致明朝宰相培养进程,出现断层。从万历死了以后,到崇祯,那么些时间,不足以让断层接上。结果就导致,崇祯始终挑不到一个合格的宰相。才会让他宰相一直换,政策也变来变去。对流寇得剿抚不定,最终酿成大祸。
李忱庆幸,自己比思宗好些,唐代的宦官之祸,虽然剧烈,也出过很多个自己玩死自己的皇帝。但是,有一点比明末强,就是好歹没出现过,万历几十年摆烂得情况发生。
宰相如何培养?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到不同部门,担任不同工作,慢慢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