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劝农 3
情,一方面骗赈济,一方面获得减税,他们就把税收中饱私囊。
有地方劝农判官,就不用担心这种事了。也不怕什么官官相护。地方官,那怕是节度使,都管不到劝农判官头上,劝农判官得管辖权,在朝廷,在司农寺,升迁也是在吏部。根本不会有什么官官相护得事情发生。
下一份奏章,就比较有意思了,是蜀地一个劝农判官拒绝,推广经济作物,认为,这样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这是前几年早就定下得目标。甘蔗比较赚钱,可以提升农民收入,可是呢,种甘蔗,会挤占种粮食得空间。
在明代,松江府有衣被天下之美称。当地棉布纺织产业,极为发达。单是一府,便可以提供天下半数得棉布。因为织布有利可图,当地百姓也转为种植棉花,当时,就有人提议,禁止,或者限定百姓种植面积。
粮食,不管什么年代都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而种了棉花,就不能种粮食了,这会让粮食产量减少,还增加了不稳定性,万一出现什么天灾,或是人为哄抬价格,就会发生动荡。
如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劝农判官上书,劝阻这样的行为,理由也差不多。李忱提笔画了几下,把奏章驳了回去,只说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