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中十年
马铃薯,没有玉米,没有地瓜。
不过没有也无所谓,没有就自己动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杂交稻,是李忱引进得占城稻。就是百年后,宋代广泛种植得那种旱稻,生长周期快,且抗旱的稻米。
不过,这种稻米虽然有种种优点,长得快,又抗旱。可是缺点也不少。第一个口感不好,人们不爱吃。其次产量低,同样一亩地,种这种米,比种其他种类的,产量要少很多。最后,不耐保存,大唐之前种植比较多得小米,可以保存二十年不坏。而同样是稻米得,生长慢得,也可以保存五六年。可是这种米,就两三年。
因为缺点多,李忱早就引进了这种稻米,也没有开始推广,而是开始培养适合大唐气候得品种。
一方面是在各地持续种植,看能不能培养出产量高的品种。在不同地方种植,让稻米逐渐适应大唐各地得气候,看适应气候之后,产量会不会大点。另一方面就是不断跟大唐其他品种得稻米,进行杂交培养。
这种事情,就是考验一个耐性。不断地耗时间,选取各有特色得稻米,进行杂交、混种。什么时候会出成果,不知道。只能耗时间,一代又一带的去选取最好的种子,符合自己需求得种子,去培养。
这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