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六国论

代文豪,貌似发起什么古文运动,比较欣赏引经据典,论古说今的扎实文章。

    别问薛纵是怎么知道,就在穿越的前两天,一张欧阳修徒弟曾巩的亲笔帖子拍出了天价。薛纵正好在网上看到,并看到些许延伸报道。

    古文,秦汉之古文,而非两晋南北朝那些只求华丽,不求内涵的骈体文。

    如果写一篇古体议论文,必定很对欧阳修的胃口。

    可这样的文章,单凭自己肯定是写不出来的,借鉴倒是可以,只是做文抄公似乎有些不那么光彩

    罢了,人不无耻枉少年嘛,必要之事,只能厚脸皮一回了。

    感谢中学语文老师,感谢超好的记忆力,薛纵还记得些诗词文章,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但写那一篇呢

    宋朝以前的肯定不行,以后的八股格式太生硬,也没记住几个,若说最合适的似乎就是还未面世的宋代文章。

    好比苏洵的六国论,这位先生如今应该正当盛年,好似还在蜀中老家,只是这篇文章到底诞生与否“文抄公”要是变成了赤果果的剽窃就不好了。

    仔细想想,貌似苏洵是两个儿子都长大后才出蜀到的东京。算算时间,苏轼、苏辙兄弟如今应该还只是孩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