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六国论
,章得象垂垂老矣,早已没了雄心锐志,看准了这一点,参知政事贾昌期息事宁人的做法便更加大胆,据说已经有应允之意。
但以范仲淹和韩琦为首的一些官员们则坚决反对,两府八公和些许近臣为此没少争执。
皇帝赵祯则始终没有发声,这位官家仁义,明明手握天下至高大权,但在为政方面似有垂拱而治的态度。
很少会有乾纲独断的时候,所以大宋这些年的风气相对轻松,即便是给西夏岁赐这等大事也没轻易发话。
不只是默默看着宰相们吵架,欧阳修入宫请见的时候,赵祯也压根没提及此事,只是随口问了问四门馆的事情。
欧阳修如实回答后,便告退出宫了。大事暂时掺和不上,官家既然问起了四门馆,那阅卷招生自然就不敢懈怠。
回到锡庆院的时候,多位国子监的博士已经忙活的七七八八,考卷的初次筛选已经基本完成。
大部分语句不通,错字连篇的卷子直接被淘汰,只要是识字,稍微有点学识文采便有很大机会。
当然了,最终决定权是属于欧阳修的,卷子怎么着也得他过目,尤其上佳之佳作,其中甚至不乏可以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文章。
欧阳修进门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