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发展的根基
中进入了一九四零年。
……………
元旦很平淡地过去了,当时的人们都不注重这个阳历的节日,没有什么气氛,杨天风也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家都没回。
电报、电话已经连通了豫皖边区的几个主要县城和重要地方,无论是军事上的协调指挥,还是政务上的请示汇报,以及军工、煤化等产业的技术指导,都很便利快捷,已经不用杨天风太过东奔西跑、跋涉奔波。最主要的还是军官的培养和成熟,减轻了杨天风很大的工作压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杨天风本来是有条件长住毫州,与家人朝夕相处的。但他还是把大多的时间放在了芒砀群山中的军工产业上,除了灰机的研制和飞行员的培养,他还在进行一项划时代的研发,要吹响微电子革命的号角。
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九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而直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半导体器件才终于在贝尔实验室问世。在首次试验时,它能把音频信号放大一百倍,但它的外形却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