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雄心勃勃,回家
的工序有不少是纯手工完成的,为了增加精确度,并没有采用制造机载重机枪的方法。比如拉膛线,就采用了比较原始的办法,对材料的损害更小,精确度却有很大提高。显然,这样的制造流程是难以规模化生产的。
但杨天风也不准备将重狙大量地装备部队,只有有这种威慑武器,能在合适的时机发挥威力便足够了。他目前需要的可是能大规模生产制造的“粗制滥造”的武器,以装备正处在爆兵阶段的新七军。
短期目标和长远计划发生了冲突,这显然令杨天风感到头痛。限于弹药的生产能力,“灭日”突击步枪和65半自动虽然能够生产制造,但并未全力生产,且在一两年之内都将处于囤积备用的状态。
而要研制或仿制步枪,资料当然不是问题,兵工厂现在的技术能力也能满足需要,但新建生产线,并且形成规模化生产,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单发步枪是杨天风注定要在几年内淘汰或替换的武器,现在生产制造,以后废置或改装,便有浪费之嫌。
思来想去,杨天风决定还是保持兵工厂目前的生产状况,不增加新品种,而是对霰*弹枪的生产制造进行产能倾斜,进行扩大再生产。
虽然部队中的霰*弹枪装备过多,对中远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