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八章 国路,苦难

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假如的意愿,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止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苏联农业集体化长期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的做法,几乎是苏联农业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重要原因。斯达林把农业看成是国家工业化的手段和工具,农民则把集体农庄制称为‘第二次农奴制’。苏联政府在国内恢复身份证制度,没有身份证便不能迁徙,而农民却没有身份证,只能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不愿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在绝望中屠宰牲畜,毁坏工具和焚烧谷物。一九三三年牲畜存栏数骤降1/2至2/3,粮食总产跌入低谷,直到1935年才开始复苏,但粮食总产依然低于一九一三年。而一直到今天,苏联的农业生产水平仍然低下,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和食品。”

    “斯达林曾预言:‘再过两三年我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之一,甚至是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但他的这种预言无情地破产了,尽管集体化在暴力手段下得以实施。农民们确实被国家的正规军队征服了,但加入集体农庄时几乎是没有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